刘启廷:健脾益肾化浊治带下

发布时间:2016/12/21 16:44:54    来源:本站

带下病指带下绵绵不断,量多腥臭,颜色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者。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旺,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黏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霉菌、阴道滴虫、念珠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妇科炎症,常出现白带色、质、量、味的异常,引发带下病。

【病因脾肾亏虚,湿热入侵】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脾气虚弱,肝气郁积,湿气侵入及热气急逼,导致带脉受伤所致,病位在带脉,与脾、肝、肾关系密切。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入侵为标。脾为中州后天之本,喜燥恶湿,如因饮食不节,劳作失度,或思虑抑郁致土衰木郁,水谷精微失于健运,停聚而成水湿之邪下流肝肾,浸及冲任致带脉失其约束遂成本病;而肾为先天之本,凡因先天不足,肾气素虚,或房劳多产伤及下元使阴液滑脱走失于下窍也可致带下病。《妇人良方》云:“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停于脏腑而致之,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如青泥,伤于手少阴心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肺经,形如鼻涕,伤足太阴脾经,黄如烂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衃血。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详细说明了带下病的成因,以及与肝脾肾各脏腑和带脉之间的关系。

【治以健脾益肾,祛湿化浊】

    带下病为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古有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之说,故妇科病多与带下病有关。刘启廷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健脾益肾化浊汤治疗本病。

    药物组成: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焦白术30克,炒山药30克,炒杜仲30克,续断15克,苦参15克,炮姜30克,乌药15克,车前子3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5~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煮30分钟,取二汁,混合,分2次早晚空腹温服。

    功用:健脾化湿,益肾化浊。

    组方依据:方中芡实入脾、胃、肝经,《本草纲目》云其可“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擅长固肾涩精,金樱子功用固精止带,《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使用此二药共奏固肾涩精止带之效,既补肾气之虚,又有收敛的作用,治疗带下过多;焦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炒山药补脾肾,固精止带,使脾气健运,水湿得化,以杜湿热生化之源;带脉缠腰而过,腰部系足少阴肾经所属,故肾与带下病有密切的关系,肾主藏精,有固摄精气的功能,肾气亏虚,带脉不引,约束无力,可致带下增多,故方以炒杜仲、续断补肾壮腰,固摄止带,刘启廷选用此二味药补肾,有其独特的见解,首先这两味药均甘温性平,无蕴湿助热之虞,且均有安胎之功,有固冲任之效,故可治疗带下之病,《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杜仲可“除阴下痒湿”;刘完素在《河间六书》中指出:“带脉起于季胁章门,如束带状,今湿热冤结不散,故为病也”故湿热侵袭是带下病的重要原因,患者常有带下色黄味臭,阴部痒痛等湿热的表现,故方以苦参苦寒清热燥湿,车前子清热通淋,渗湿化浊,基于吴鞠通“湿为阴邪,非温不解”的宗旨,给予炮姜守而不走,温阳化湿,三药合用,使热去湿除,病自愈也。

    现代药理研究,苦参对多种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配合乌药暖肾调气,疏肝解郁,且乌药尚有温肾止遗之功,对固精止带有辅助作用。本方标本同治,补中有清,散中有收,补而不留邪,清而无伤正,既治疗了带下病的根本原因,即脾肾亏虚,又兼顾了湿热为患,故临床应用,稍加以辨证加减,只要患者坚持服用,无不应效。

    加减运用:带下色白如豆浆样,伴小腹冷痛者,为脾肾阳虚,上方去苦参之苦寒,加吴茱萸、小茴香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带下灰白如豆汁状,伴阴痒者,加蛇床子以温肾燥湿,杀虫止痒;带下黏着色黄,有腥臭味者,加黄柏、土茯苓以清下焦湿热,燥湿解毒;带下色黄呈黏水样,伴外阴瘙痒者,为肝胆湿热下注,加龙胆草、木通以清利肝胆湿热;带下赤白相兼如脓样者,为湿毒下侵,热灼脉络,上方去炮姜,加黄柏、蒲公英以清热凉血,解毒燥湿;伴腰膝酸软者,加山萸肉以补益肝肾。

    【典型病例】

    朱某某,女,1978年生,2012年9月11日初诊。

    患者自述带下量多,色黄味臭,外阴部瘙痒,乏力,腰部酸痛,月经先期,经期延长至10日左右,小腹隐痛,舌淡苔黄腻脉濡。辨证为脾肾气虚,湿热浸淫。治宜健脾化湿,益肾化浊。方用健脾益肾化浊汤化裁。

    处方:芡实30克,金樱子15克,人参15克,焦白术30克,炒山药30克,炒杜仲30克,续断15克,苦参15克,炮姜30克,车前子30克。10剂水煎服。

    2012年9月29日二诊,服药后带下量逐渐减少,色变白,无异常气味,外阴部瘙痒消失,腰酸乏力等症减轻,10剂药服完后自行停药1周,带下略有增多,外阴部略感瘙痒,感觉未治疗彻底,病情有所复发,故前来复诊,并自述胃胀,无明显返酸及疼痛,舌脉同前。上方加川楝子15克,元胡15克以理气止痛,继服10剂。

    2012年10月9日三诊,服药后带下量逐渐减少,色变白,无异常气味,外阴部瘙痒消失,腰酸乏力等症减轻,月经正常,胃胀减轻,但饭后仍感胃胀,纳差,上方加紫苏梗15克理气宽中,继服10剂。

    后患者曾因感冒前来就诊,询问带下情况,述服药后已治愈,一直未有复发,月经正常,胃胀消失,纳食正常。

    按 带下病以湿邪为患,故其病缠绵,反复发作,不易速愈,而且常并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癥瘕等疾病。本病涉及脾、肾、肝三脏,故在妇人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刘启廷在诊治妇人疾病时,必不忘问其带下如何,根据病情,有时常先治其带下病,带下愈后,其他症状或随之而解,或再调整药物治疗,有时会兼以治之。因此病病情较缠绵,故刘启廷常嘱咐患者坚持用药,即使病情缓解或症状消失,亦应坚持服药2~4周,严重者延长至2~3月,方可达到痊愈之目的。

    另外,刘启廷常嘱咐患者注意养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多与正气的虚弱有关,故辅助正气,是防止发病的关键,刘启廷常嘱咐患者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在饮食上,禁忌辛辣刺激寒凉之品,注意日常生活卫生,服药期间,可用药渣再煎取药液每晚睡前清洗外阴,愈后可每晚用温水清洗,内衣裤每日换洗,避免与袜子等易被真菌感染的衣物一起洗涤,通过药物及饮食起居相结合的方法,不但使病情痊愈,还可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风云人物 +更多

王立忠:治喉源性咳嗽良…

王立忠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 <详情>

仝小林:湿病辨治心法

【湿病总括】 内湿、外湿辨别 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