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湿病辨治心法

发布时间:2016/12/21 16:46:28    来源:本站

【湿病总括】

    内湿、外湿辨别

    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治外湿,但加强排湿而已,重在清利,六一散加金银花。治内湿,当分在肾在脾。在肾,渗湿(如茯苓)、利湿(如泽泻);在脾,化湿(如佩兰)、燥湿(如苍术)。

    从舌苔辨治湿、痰、浊心法

    细腻为湿腐为浊,腐腻之间辨为痰。湿用化燥淡渗利,腐用消食保和丸,阴盛为饮苔白腻,阳盛为痰从热辨。兰苍曲蚕化浊饮,脂浊大黄生山楂。细腻化湿腐化浊,腐腻为痰二陈夸。

    注:①细腻为湿腐为浊:舌苔细腻辨为湿,舌苔腐腻辨为浊。②兰苍曲蚕:佩兰、苍术、神曲、僵蚕。

    湿、浊、淤、痰、瘀之取类比象

    我们正常的体液是流动的、清爽的,像一条清新的河流。当雨水过后,水多了,这就好比湿。倘若雨水卷进来很多泥沙,这就好比浊。许多浊物沉到河底流动缓慢,这就好比淤。淤的底下就是泥,泥就好比痰。痰的底下就是更坚硬的泥,其硬度已接近河床,就好比瘀。

    以茶祛湿

    仝小林教授在南京读博期间患暑湿的案例:“1988年8月18日。时值长夏,阴雨连绵。苔白厚腻,食欲不振。腹无胀痛,二便自调。此暑湿困脾。新鲜绿茶一两,浓浓三杯,小溲渐多。翌日,湿祛苔净食增。”此以茶当药治病之例也,但用量需足。

【湿 热】

    湿热总括

    舌红黄腻湿热共,四焦定位在辨症。

    顶焦首沉重如裹,上焦胸闷桑拿蒸,

    中焦脘痞无食欲,下焦溲黄粘浊成。

    燥渗化利除湿法,要在全力把热清。

    水份无多热仍旧,湿热化燥必伤阴。

    倘若舌淡苔黄腻,益气健脾可收功。

    注:①四焦定位在辨症:通过辨症状来定位。②上焦胸闷桑拿蒸:上焦湿热,犹如桑拿蒸般。蒸桑拿时,电把石头烧红,然后往石头上泼水,整个桑拿房湿热弥漫。③要在全力把热清: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也。④水份无多热仍旧,湿热化燥必伤阴:体内水本不足,兼有湿热,则易化燥伤阴。⑤倘若舌淡苔黄腻,益气健脾可收功:舌苔黄腻,必参舌色。若舌红或赤,真湿热也,大力清热除湿可也。若舌淡红或淡,脾虚或气虚,水湿不运,蕴而化热,假湿热也。此时,清化湿热为治标,益气健脾为治本也。

    湿热伤阴机理

    为什么有的患者可见湿热伤阴,而有的却长期但见湿热而无伤阴?因为水为江河,运营排废。遇寒则凝滞,遇热则蒸发。蒸发,则湿热成矣。故曰:“有水无热但为水,有热蒸腾湿热成。”然,被蒸发者何?水也。故湿热越盛,水分越少,此湿热伤阴之常理也。凡但见湿热而不伤阴者,体内水分本自过多也。

    湿热辨治心法

    水,若无热,即不化气亦不成湿。故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若水本多余,清热必加利湿;若水本不足,清热必兼护阴。在清热基础上,顶焦多用风药,风能胜湿,如羌活胜湿汤;上焦多用渗湿,如五苓散类;中焦多用芳香化湿醒脾之药,如藿香正气散;下焦多用利湿泄浊之药,如八正散。

    注: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有病人服清利湿热药年余,但舌苔黄厚腻依旧者,何也?在于清热不足。热清,则水自为水,不蒸发水而成湿热矣。

    辛开苦降,为治疗脾胃湿热的重要治法,以黄连、生姜为代表,临床常见苔腻、便粘、食欲不振等症状。诚如清代温病学家吴塘所言:“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苦与辛合,能降、能通”。此时用黄连以1.5~6克,生姜10~15克为常用量。

【寒 湿】

    寒湿,犹如水边的苔藓。凡苔藓长的好的地方,一定是不见或少见太阳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阴暗、潮湿、寒冷、没有阳光的地方。舌苔白厚如积粉,是典型的寒湿,“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怎么治呢?给足阳光,苔藓自除。当然还要配合利湿。自然界的许多规律,同样也适合于人体,这就是中医取类比象的道理。

【风 湿】

    痹之所患,湿不必参;而痹之所成,湿必存焉。经络之风湿如此,脏腑之风湿亦如此。治之之法:湿在经络,发汗为主,渗利次之;脏腑风湿,渗利为主,发汗次之。经络脏腑之湿共存者,分消走泄。经络之湿,有皮肌筋节之辨;脏腑之湿,有顶上中下(四焦)之分。但湿在经络,总由汗法,透邪外出,恢复腠理排汗之常态;湿在脏腑,总由渗利,除湿调脏,杜绝产湿之根源。湿为水之轻,水为湿之渐。但湿久黏滞,水久混浊。治久存之水湿,发汗则微微似欲汗出,黏滞之湿方随汗出;消水则缓慢渗利,混浊之水方从溲泄。

风云人物 +更多

王立忠:治喉源性咳嗽良…

王立忠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 <详情>

仝小林:湿病辨治心法

【湿病总括】 内湿、外湿辨别 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