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好,中医药的未来才会更好
发布时间:2016/12/21 15:41:13 来源:本站
12月7日报道,在国务院新闻办6日举行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有记者就“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这一说法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求证。王国强回答:“这句话确实不是危言耸听!”表示说,这句话不是孤立的讲,主要是讲中药的质量问题、中药的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生命健康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中药产业迅猛发展,《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显示出巨大的海外市场发展潜力。
我国虽是中药材生产大国,但并不是中药产业强国,突出表征和关键因素是,中药质量问题。数据表明,我国中药产值已接近整个医药产业的三分之一,成规模栽培中药材超过200种。但根据一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2016年上半年对1500多批药品的检查报告,90%以上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是中药。中药质量的突出问题,不仅损害了中药产业和中药消费者的利益,也折射了中药资源的危机。
中医中药,尤其讲究“道地药材”这个前提。道地药材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生产的药材,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都有讲究。但当下,这些都在被异化和改变着。一是,野生中药资源的无序采挖,造成不少药用植物濒临灭绝。据《中国植物红皮书》,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到了42%。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资源量急剧下降,人参、杜仲、天麻、黄连等野生个体濒临灭绝。
二是,多以技术水平有限的散户种植为主的种植方式,不仅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大的负影响是,野生变家种,盲目栽培引种,不适当连作,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中药材品种衰退、自毒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大大降低了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到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从质量标准体系看,中药种植管理以及加工制造仍缺乏高要求、较全面的的质量标准体系。中药材标准体系主要集中在产地环境的土壤大气,产品质量及其检验环节上。目前尚缺乏常用中药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技术规范、限量标准和相关数据库,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全面分析监控能力还比较弱。因此,需要建构和完善涵盖种植、加工乃至产品制造诸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标准体系。
以上种种,不仅制约了中药产业和中医药文化在本土的发展,也对加快其国际化进程造成了障碍。这方面,固然有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国际认同问题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但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严苛的产品质量标准,得不到国际社会认可。有研究表明,现行中药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尚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内存在质量的问题,质量标准中测定及鉴别的成分尚不能和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联。早些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收到中草药可疑不良反应11716份,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医药的国际声誉,就是一个明证。
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中药质量的核心问题。一方面,保护上,要有效治理无序采挖、留存天然优质的中药材品种资源;种植技术上,要设计专门制度,推行生物农药、有机肥料,进行无害化生产;种植方式上,要加快实现从散户种植向合作社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与此相关的中药材种植标准缺乏、产品制造管理标准不完善、质量安全监控难等一系列问题,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并能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中药整体质量“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中医药文化才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关于印发中医中药中国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 <详情>
《中医药法》的施行促进…
7月1日,我国首部《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中医药法》不仅以法律的形式… <详情>
- 《中医药法》的施行促进中医药产…07-15
- 中药材质量下降 引担忧需从源头…12-21
- 中医药,扶持与规范并重12-21
- 中药产业全面提升升级 中药大品…12-21
- 健康类媒体与食药行业交流会在京…12-21
- 中医养生理念将在慢病管理中发挥…12-21